企业开办半天搞定 项目落地“快人一步”
税务、社保、医保业务实现“一窗联办”。
群众在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大厅自助办事。
展开全文
电白推出“企业店小二”“一窗联办”“办不成事受理服务”等机制,全流程优化政务服务。
“以前办企业开办要跑好几个窗口,现在在‘企业店小二’专区,一个窗口就能搞定,前后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,效率比三年前快了不止十倍。”近日,在电白区行政服务中心,刚办完企业注册手续的创业者李女士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,对眼前的政务服务效率连连称赞。
这样的便捷体验,正是电白践行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的缩影。自2023年广东省部署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以来,电白以“便民利企”为核心,从政策制定、流程优化、服务升级等多维度发力,推出“企业店小二”“拿地即开工”“一窗联办”“办不成事受理服务”等机制,全流程针对性优化全区营商环境,让企业、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
●文/图:邓建青
破难题攻坚▷▶
打造项目落地“加速度”
“从拿地到开工,只用了2个多月,比我们预期的快了近3个月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!”谈及项目落地过程,电白区欣捷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兴奋。他所说的“快”,正是电白推行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机制带来的显著成效。
工业项目审批流程长、环节多,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针对这一痛点,电白从企业开办、项目审批、政策兑现三个关键环节发力,推出一系列“硬核”举措,为企业发展“减负松绑”。
在企业开办环节,电白在行政服务中心打造“企业店小二”服务专区,设立企业开办专窗,将原本涉及市场监管、税务、社保等部门的5个办理环节整合为1个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办理”。同时,依托省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推动企业开办线上线下融合,企业只需在线上提交材料,审核通过后即可到专窗领取营业执照、公章等“大礼包”。“以前开办企业要跑3个窗口,提交多份材料,现在一个窗口、一套材料就能搞定,省时又省力。”前来办理业务的茂名市盛源贸易有限公司经办人张女士说。
在项目审批环节,“拿地即开工”机制成为破解“审批慢”的关键抓手。经企业同意后,电白在企业拿地前就安排专人对接,指导准备申报材料,将原本需要“拿地后”办理的审批事项提前到“拿地前”完成。
“我们会主动与企业对接,了解项目规划、建设需求,帮助企业梳理审批流程,解决材料细节问题,确保拿地后即可开工建设。”电白区行政服务中心项目代办专员李伟说。2024年以来,欣捷安、百强电子、长盈科技等多个工业项目通过“拿地即开工”机制落地,缩短审批时间1—2个月,为早日投产见效赢得宝贵时间。
在政策兑现环节,电白打通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渠道,让惠企政策“直达快享”。线下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,安排专人负责政策咨询、材料受理;线上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电白专区上线“粤财扶助”政策兑现专区,企业可在线查询政策内容、提交申报材料。
“以前不知道有哪些惠企政策,也不知道怎么申请,现在到兑现窗口一问,工作人员会详细讲解,还帮我们整理材料。”电白区某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,通过政策兑现专窗,企业顺利申请到20万元的科技创新补贴,为生产线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优服务便民▷▶
织密民生办事“暖心网”
“以前来办医保报销,要先去医保窗口排队,再去税务窗口缴费,来回跑不说,还经常因为材料不全白跑一趟。现在一窗联办,材料一次性交齐,十几分钟就办完了,太方便了!”在电白区行政服务中心“税务+社保+医保”综合窗口,刚办完医保业务的市民陈阿姨对服务效率赞不绝口。
优化营商环境,既要“惠企”,也要“便民”。在三年行动中,电白推出便民利企“十三条举措”,覆盖办事“前、中、后”全环节,让群众办事更省心、更舒心。
在办事“前”端,电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推出“咨询导办”“志愿跟办”“帮办代办”“综合便民”四条举措,为群众提供“前置服务”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咨询导办台,安排专人负责解答办事疑问、引导办事流程;设立党员志愿岗,党员志愿者主动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跟办服务;针对重点项目、复杂业务,安排帮办人员全程代办。“我年纪大了,不会用手机操作,志愿者不仅帮我填表格,还陪我到窗口办理,特别有耐心。”市民刘大爷说,在志愿者的帮助下,他顺利完成了退休手续办理。
在办事“中”端,七条举措直指“最多跑一次”目标:推行“一次性告知”,窗口工作人员对办事事项的流程、材料、时限等一次性说清;设置综合窗口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,年办件量近50万件,办结率达99.8%;在全市率先实现“税务+社保+医保”业务“一窗联办”,减少群众排队次数;开展“延时服务”,只要群众在下班前到达窗口,工作人员就会延长服务时间,确保事项办结;建成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大厅2个,群众可随时办理身份证补办、社保查询、公积金提取等业务;推进“扶残助困”一件事,将残疾人证办理、困难救助申请等事项整合,实现“一次申办、一次办结”;在镇街设立“政府服务+邮政办”窗口,把区级政务服务送至家门口。
在办事“后”端,“寄递服务”“办不成事受理服务”两条举措为群众提供“兜底保障”:提供免费邮寄证照服务,群众办理营业执照、身份证等业务后,可选择邮寄到家,2024年以来已发出免费邮件1600多份;设立“办不成事”受理服务窗口,专门解决群众办事遇到的“疑难杂症”,只要群众反映的问题合理合规,窗口就会协调相关部门解决,确保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。
强保障赋能▷▶
凝聚协同攻坚“向心力”
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天,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缩短1—2个月,“税务+社保+医保”一窗联办覆盖全区,24小时自助服务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,“一网通办”年均办件量达36万件……经过两年多的攻坚,电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: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电白区委、区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。
近几年,电白出台《电白区营商环境报告》《电白区提升营商环境 推进项目落地八条硬措施》等文件,为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政策支持;创新制定《茂名市电白区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实施方案(试行)》,破解工业项目落地慢、审批繁的难题;又专门印发“政务服务”营商环境攻坚提升工作方案,推动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。
优化营商环境不是“独角戏”,而是“大合唱”。在攻坚行动中,电白区委、区政府始终将政务服务优化作为重要抓手,从资源配置、部门协同、监督考核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。
“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指导,现场解决窗口设置、人员配备、经费保障等问题,要求我们以‘群众满意’为标准,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。”电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黄增期介绍,为推动“税务+社保+医保”一窗联办落地,区委、区政府牵头召开协调会,统筹税务、社保、医保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,实现信息共享;为建设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大厅,各相关部门购置自助终端设备,完善配套设施,确保服务大厅顺利运行。
同时,电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还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联动,建立“定期会商、问题共解”机制。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难题,联合自然资源、住建等部门开展“上门服务”,现场为企业解决问题;针对群众办事中的“堵点”,与民政、卫健等部门共同梳理办事流程,优化服务环节,下放(委托)一批事权到镇街实施。“只有各部门齐心协力、同向发力,才能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黄增期说。
此外,电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还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,通过定期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、设立意见箱、开通投诉热线等方式,广泛收集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,并将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,倒逼服务质量提升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