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宗南攻延安闹剧:部下争抢“头功”,悬赏1000万法币
1947年3月,胡宗南带领20万大军发起了对延安的进攻。事先,胡宗南向蒋中正承诺,在三天内攻占延安。此言并非夸口,毕竟他的对手是由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,仅有2万人。而胡军则拥有装备精良的十倍兵力,以压倒性的优势攻势下,攻占延安可谓是手到擒来。
3月14日,蒋军的进攻开始分成两路,发起了钳形攻势。刘戡指挥的29军从洛川出发,董钊指挥的第一军则从宜川开进,合共动员了6个师。此外,胡宗南的外围军队还有邓宝珊的22军和马步芳的部队。所有的蒋军部队都加快了进攻的步伐,因为每一个士兵心里都清楚,谁最先攻占延安,谁就能立下赫赫战功,名声大噪,前途无量。

为了激发士兵们的战斗热情,胡宗南特意开出1000万法币的重赏,力求鼓舞士气,催促部队加速推进。董钊麾下的整编90师积极响应,师长和旅长都亲自带领部队在前线督战。经过一番艰苦的进攻,90师终于逼近了距离延安不到15里的地方。与之竞争的部队虽然紧追其后,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赶超整编90师的速度。
在进攻过程中,陈武作为90师师长召集了部队的参谋讨论战况。大家都认为,整编第一师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他们,攻占延安的头功必定属于自己,1000万法币的奖金也在手中稳稳拿下。陈武心情愉悦,命令士兵们好好休息,准备在次日一早打下延安。
然而,事情的发展出乎陈武的预料。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,突然有参谋急匆匆地跑来,手中捧着胡宗南的命令电报。电报中胡宗南下令整编90师绕道进攻宝塔山和清凉山,而不是直接进入延安,这意味着整编90师将被迫放弃进攻延安的主攻路线,将机会拱手让给整编第一师。

展开全文
陈武气愤至极,愤怒地骂道:“我死伤了多少士兵才打到这里,你们整编第一师什么都没做,却能轻松捡到便宜,怎么会有这样的道理?”他无法接受这一命令,于是开始与参谋们讨论应对之策。

胡宗南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,背后有着复杂的情感因素。原来,整编第一师曾是胡宗南亲自带领过的部队,他曾在此部队担任了7年的师长。对于胡宗南而言,整编第一师不仅是他军旅生涯的根基,也是他最为看重的部队。在经历过战斗失败后,胡宗南急需一次胜利来恢复整编第一师的荣誉,这次攻占延安,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让整编第一师站在最前面。

尽管陈武愤愤不平,但整编第一师依然按照命令开始了夜间行军,急速赶往延安。他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队,甚至在天亮之前便占领了整编90师原本应进攻的正面区域。90师的士兵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,突然遭遇“友军”的攻击,甚至发生了误会,敌我双方一度出现激烈对峙。幸好,事态并未升级为内讧。
最终,胡宗南的设计成功实现了,整编第一师风光进入了已经空无一人的延安。胡宗南向南京发电报宣告,经过七天激战,整编第一师成功占领延安,歼敌五万,缴获无数。这一战绩,虽然夸大了事实,却极大提升了整编第一师的威望。
然而,正当整编第一师为自己的胜利庆祝时,陈武和他的部队却无法平静下来。他找到董钊,要求解释为何自己部队付出了如此多的代价,而最终功劳却被别人抢走了。董钊虽然是胡宗南的部下,但他也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妥协,他表示,命令来自胡长官,自己也只能按命行事。
胡宗南虽然表面上给了陈武面子,但其实心里并不情愿。对于1000万法币的奖励,胡宗南坚决拒绝,认为这只是军人应尽的职责。然而,胡的秘书熊向晖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,他建议胡长官给点钱了事,以免这件事外泄影响蒋军的形象。最终,胡宗南在多方压力下,同意给整编90师1000万法币。

然而,这场内讧并未就此平息。到了4月下旬,胡宗南判断彭德怀主力向北进发,于是派出整编第一军和29军追击西北野战兵团。但事实证明,胡长官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偏差。整编90师的先头部队在途中发现西北野战兵团主力并未北进,而是南下,准备进攻蟠龙。

邓钟梅的疑虑被陈武直接否定,他认为彭德怀的动作肯定是诈敌之计,胡宗南的判断不会有错。于是,90师继续按计划前进,忽视了南下的西北野战兵团。

然而,事实是,西北野战兵团的主力真的是南下进攻蟠龙,而这一战略胜利让西北野战兵团不仅全歼了蒋军167旅,还缴获了大量物资。这一胜利,为西北野战兵团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资源,也给蒋军带来了巨大的打击。

蒋军内部的这一系列冲突与错误判断,最终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败。




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