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米独家】糯米涨价缩量,贸易持币观望
点击上方“🎧”,一键听全文
从4月份开始糯米价格持续走高,劳动节后,东北糯米价格再度冲高,五常舒兰等地糯米出厂价格涨至2.60元/斤,佳木斯糯米出厂也涨至2.50元/斤左右。然而近期高价货源成交反而陷入僵局——据市场反馈统计,5月中旬糯米市场成交量环比下降约两成,超过三成贸易商暂停采购计划,市场呈现"价涨量缩"的背离走势。深入调查发现,当前糯米市场正面临三大核心矛盾。
矛盾一:成本驱动与需求疲软的博弈
糯稻价格自2025年元月开启单边上涨行情,黑龙江主产区到厂价从4月份的1.75元/斤攀升至当前1.85-1.90元/斤,出米率65%,水分15%以内,同比涨幅达12%。不过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与需求同步上行,糯米价格被动跟涨之后,成交逐步减量,米业受限于此,开机率有所下行,甚至个别企业已经停机,米价稍有倒挂,适量出库原粮库存来获取更大的利益。
成本压力直接传导至加工端。以五常某龙头企业为例,当前加工成本上行,但终端市场接受度却明显不足。端午节前本应进入备货旺季,但批发市场反馈显示,截至5月20日,华东地区经销商糯米备货量同比减少25%,"价格敏感型"餐饮客户转向相对低价的货源。
矛盾二:进口冲击与品质坚守的拉锯
矛盾三:资金压力与看涨预期的角力
当前糯米行业的资金周转正在经受考验。东北某中型加工厂财务数据显示,原料库存占用资金同比增加35%,但应收账款账期延长。但市场看涨预期依然存在。面对复杂局面,加工企业开始调整策略。五常多家米业启动"代储代销"新模式,贸易商可预付30%货款锁定货源,余款根据出货进度结算。业内人士预测,端午节后市场将进入关键博弈期,若需求端仍无起色,高价糯米体系或面临深度调整。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