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种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地里,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搭起平台|新动能 新气象

Connor HTX交易所 2025-02-07 51 0
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】春光作序,田间地头农事忙,中原农谷的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交易中心),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种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工作。

中原农谷发展“四中心两示范区”,而交易中心正是四中心之一,这里以“聚焦种子专利成果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”为宗旨,面向全国农业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、供需对接、交易挂牌以及科技金融服务等业务。交易中心于去年8月7日正式挂牌,一个多月后,交易中心完成了第一单挂牌交易品种“普冰03”小麦。

立足中原农谷,交易中心未来将如何高效整合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成果,实现成果转化、应用?

让种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

“简单来说,这里就是一个供需交易平台。主要是促进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有组织、常态化对接,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好转、不会转的问题。”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王争闯介绍。

让种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地里,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搭起平台|新动能 新气象

他举例,以种业技术成果为例,很多科研院所研究出新品种后,在成果产业化或者市场推广方面缺乏有效实践,导致部分成果只能沉淀在高校实验室或者文章中,转化应用受限。交易中心的存在则能够提供此类供需对接方案。

王争闯提到,交易中心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库、专家库和企业需求库,并上线了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官网。在网站上,成果转让方可以进行种业技术登记并申请挂牌,受让方则可以进行受让报名并展开竞价,在公平竞争下,实现成果顺利交易。

去年9月25日,交易中心成立一个多月后,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审的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“普冰03”生产经营权,在交易中心以666万的价格成交转化,成为交易中心首个挂牌交易品种。

此外,交易平台还将持续跟进转化成果产业化实施,及时形成反馈,促进科研成果改良升级,从而对成果转化进行“二次开发”。

除提供供需对接、成果挂牌及交易服务外,交易中心还能为种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。“部分初创种业企业由于运营资金较少,发展受限,交易中心一方面依托中原农谷产业引导基金,赋能初创种业企业发展;另一方面,同时推进金融机构与转化交易市场投融资信息对接,拓宽以农业科技企业股权、品种权、专利权等为抵(质)押的融资渠道。”王争闯介绍。

展开全文

依托中原农谷优势 成为辐射全国的平台

交易中心的成立,是中原农谷打造种业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关键一环。交易中心也依托中原农谷科研支撑优势和种业产业集聚优势,致力发展成为立足中原、辐射全国的种业技术交易服务中心。

目前,中原农谷已集聚国家级创新平台14家、省级创新平台44家,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53支、科研人员390名,其中“两院”院士14名。74家种业企业入驻,122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。累计培育出30多个小麦、花生新品种,破解“小麦—冰草”远缘杂交世界难题。

产业集聚方面,先正达、中农发、九圣禾、中粮集团、五得利面粉等龙头企业在中原农谷建设育种和生产基地;组建了河南种业集团、中原农谷投资运营公司、联合种业公司等,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,已入驻吉林鸿翔、杨凌秦丰等一批省外种业企业。目前,已引育一流种业企业82家,其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种企39家,全球10强种企2家。

据介绍,未来,交易中心将强化农业领域各类资源、资产、要素和资本的高效转化,围绕天使投资、金融服务、孵化器等业务,形成以“基础研究+成果转化+科技金融+人才支撑”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。“今年我们将常态化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,目标是希望有100家种业企业、50家科研院所加入交易平台,力争年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。”王争闯表示。

【记者手记】

立春岁首,沉睡的麦苗正开启新生长阶段。中原农谷的试验田地里,“普冰03”品种麦苗也在加快成长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“普冰03”破解了小麦—冰草远缘杂交的世界难题,使小麦品种具有高产、稳产、多抗的特点。

“普冰03”的成功落地,交易中心起了关键作用。作为交易中心成立以来首个成功转化的新品种,为平台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。可以预见,“普冰03”实现大规模种植后,将为更多的农民带来粮食增收;随着交易中心的稳步发展,也将有更多的优质品种从这里走向田间地头,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、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基础。

责编:陈玉尧 | 审校:陈筱娟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万军伟

评论